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點點滴滴也談森鷗外

朱真一教授於二星期前電傳他的最新著作「留德文豪森鷗外的軍醫生涯及臺灣關聯」(杏林隨筆,臺灣醫界VOL.50#9,以下簡稱朱文)描述醫學、文學雙料博士森林太郎(森鷗外)和他長子,長孫有一段的臺灣因緣。如朱文所述,森鷗外本人只在日本佔据臺灣那一年(1985)隨軍短暫駐節臺北三個月(一說五個月),和臺灣醫界有密切關係的其實莫過於他的長子森於菟教授(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首任解剖學教授及兩任醫學部長),甚至於長孫森真章(於菟的長子)也畢業於臺北帝大醫學部第五屆1943和臺灣醫界耳科前輩王老德教授,著名的眼科醫師陳五福先生同班同學,所以朱教授對這一段歷史的重新發現和認識值得喝采。誠然,鷗外是明治,大正時期,日本現代文學的一位姣姣者,和當時最有名氣的夏目漱石,同被稱為現代日本文學的泰斗,但是他的一生除了寫文章、翻譯西洋文學作品之外,醫生才是他的本職。森鷗外林太郎自己本人並不承認是文豪。以當時的慣例,寫小說出名的人,終會自成一門,遲早會有門弟,門人相隨,鷗外的一生卻連一位門生都沒有。不過森家除了鷗外本身是雙料博士之外,鷗外的妹妹小金井喜美子、二弟篤次郎(三木竹三)、三弟潤三郎以及鷗外自己的兩位女兒(森芙莉、小堀杏奴),都是很受人尊敬的作家。是不是和森家的DNA有關?


鷗外的文學創作,大部在五十五歲把脫軍醫生涯之前所寫的。在軍旅中參與中日(日清)、日俄(日露)戰役,把他最好的光陰消耗在軍醫事業上,雖然退官後曾任帝室博物館總長兼圖書頭,能在忙中完成三十三卷、翻譯十八卷,實在令人咋舌。

日治,大正的奇才
鷗外的確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人。自幼聰慧,五歲開始念論語,八歲學習荷蘭語,十歲讀德文。以史上最年輕的歲數進入東京帝大醫學部(實歲十四。盜報多兩歲才能入學),卒業時十九歲。在德國留學時,翻譯克魯維埃咨的“戰爭論”,並論解給當時日本駐柏林陸軍武(官早川大尉(即後來的參謀次長,策劃對俄作戰的田村怡與造中將)時僅若冠廿六歲。他的一生真是多彩多姿,專研衛生學、細菌學云之外,也鑽研哲學、美術、彫刻,卅歲時曾擔任過慶義塾大學的審美學講師…他的趣味是多方面的。
年輕時的鷗外,和一般人一樣,有著浪漫的一面;留德時邂逅德國女郎,甚至在他回國十天之,這位德國小姐就追尋到東京造成森家極大的困擾和震憾。但是,後來他發表“舞姬”,即以此段經過所寫下來的浪漫史,一炮即紅,奠定了森鷗外在文壇的地位。

當軍醫不及格嗎?
本文中講到鷗外以文豪的聲勢壓倒他的醫生的本職,甚至患了極大的錯誤而不知。其實這是一部份人的看法。有人認如“不及格”的論調或結論,並不一定適合於這個個案。就事論事,林太郎於一八九三年獲取醫學博士學位,並任職軍醫界,其實他的醫務工作只限於衛生行政和業務,後來步步進昇到軍醫總貌監並不是偶然的。當時“衛生”一語為最新的觀念,並不是個案治療病患而是預防疾病之意。留學德國時期,林太郎曾師事於衛生學大師百醫學研究文章。如果說以軍醫身份最大的成就,就是1910年(明治43年)完成對皇軍全軍的傷寒預防注射的實施。當時日本的三大死因就是傷寒、結核、和腳氣(今天應是腦梗塞即中風、癌、心臟病),鷗外對當時的最大死因挑戰,獲得極大的成功。朱文說他的污點就是“預防及治療腳氣病”。林太郎在學生時代就相信腳氣由細菌引發;留德時受教於世界第一琉細菌學家的薰陶,更加強對“腳氣細菌說”的信念。而和他東大同班同學池田正直(池田把他介紹入軍醫界)所主張的“腳氣米食說”爭執。森獲得他大老板石黑忠直軍醫總監的支持,結果死於腳氣的官兵比戰死的還多,確是一大敗筆。不過以此來責備鷗外,並不十分妥當。
因為那時VITSMIN還沒被發現,腳氣係維他命B1缺乏而引起的事實,直到鷗外去逝之後才得到證實及定案。但依當時實在情況,既使腳氣米食說佔了上風,也無法改變日本陸軍軍糧只能以白米為主食的環境。朱文提起海軍滲米麵混食而腳氣病患甚少的統計仍因日本海軍延襲英國傳統讓官兵以麵粉調製的麵包為主食,而逃過腳氣的漫延。1908年KOCH博士去日本時森林太郎曾再三請教於這位細菌學大師而肯定「腳氣細菌說」。後人對此不可也不應過份指責。

「間耳」或「中耳」
鷗外有一位執友賀古鶴所(Kako Tsurudo)是鷗外臨終時執筆鷗外口述遺言的人,乃鷗外十五歲(一說十四歲)少年時期一直到死的要好朋友;這位賀古博士也是鷗外在東京帝大醫學部的同班同學。一八八一年東大醫學部正科畢業生有卅名,林太郎是第四名(一說第八名),賀古氏為第十四名。畢業後也先後投效陸軍軍醫,但後來賀古和石黑軍醫總監不和而退役,也渡洋到德國參加過耳鼻咽喉科的研習,回日本後在赤十字醫院服務,終於自創賀古耳鼻咽喉科醫院,並寫了一本「耳科新書」(1891)。鷗外曾幫賀古修正德文翻譯。當初賀古把外耳到內耳的中間耳稱做「間耳」,林太郎把這句話修改叫「中耳」。可見鷗外對耳科也有點貢獻。
賀古這位仁兄並不很勤於讀書,但對事物很有「直感」。雖然他是耳鼻咽喉科醫院的院長,但極少看病人,開刀及醫療工作均委託副院長及其他醫師代辦;自己卻整天在作俳句、和歌和參加文人的集會。有人詳細詢查這種怪現象,發現賀古根本不看病人,也不會看。仍因當了軍醫主管多年,處理業務管理而怠忘了。這點鷗外也有相似之處。和基層脫節,久而久之就會怠忘本行。鷗外任職於九州小倉市的陸軍第十二師團軍醫部長時,師團長井上光中將的兒子患了重病,鷗外去探病,病人得知軍醫部長,就央求他會診,但是鷗外卻束手無策。一般人以為官拜軍醫部長者一定是名醫,結果病人一命嗚呼。這是後來鷗外把這一段遭遇,很尷尬地,但是很坦白地講給他的長子於菟聽。

為何不改行來從事於寫作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鷗外應該不擔任軍醫,專門寫作,可能更有一層的偉大成就。但、如果瞭解明治、大正時期的經濟環境,就不是那麼一會兒的事了。現在的文人作家有豐厚的稿費可拿,當時最紅的連載作家投稿於新聞報上,刊一次僅能拿到五丹(五塊錢);1911年以後雜誌小說寫一頁也只有一丹五十錢的報酬,而且當時只有一家雜誌社叫做中央公論,其他小雜誌根本無法付你什麼。鷗外的文友奧野信太郎的父親當時為陸軍軍人,官拜師團長,一個月的薪响就有四百五十元;換言之,以鷗外當時的身份和出身,只靠賣文為生,大概不太可能的事。
再者,看看鷗外的家族史,他出身於津和野蕃數代藩醫之家。祖傳鉢業不容許也不易放棄。鷗外二弟篤次郎也是醫生,又是劇作家兼評論家。後來他的長子於菟、長孫真章(皮膚科醫學博士)以及次孫富(卒業於東北大學醫學部、解剖學博士),一門有很多醫學人士。

臨終
鷗外雖然自己是位醫生,但到死前一個月才真正地頭一次讓別的醫生檢視他,他的頑固性可見而知。根据他的主治醫額田晉發表的鷗外死因是萎縮腎、不過這是應鷗外本人的要求而寫的。真正的主要死因是開放性肺結核,然而完全沒有提到肺結核的事。當年鷗外的文友多人均死於結核病,是否他不願與眾相同,不得而知。根据記載,林太郎在十九歲時曾患過肋膜炎(明治十四年1881)有人說是老病巢到後來復發。鷗外死時兒子於莧及女兄茉莉均在德國留學,家人通知他不必回國奔喪。兩年後於菟回來看他的繼母荒木志氣子,這位少於鷗外二十歲的後母卻直這你的爸是死於肺結核,是你的媽(鷗外前妻生下於菟後不久離婚、後來死於結核)傳染給他的…等語。鷗外的二弟篤次郎亦於中年時亡於肺結核,究竟真相如何不得而知。

參考資料:
一、 臺灣解剖學百年史 哈鴻潛 高田 合記圖書2003.4.1.初版臺北市內湖區
二、 國立臺灣大學景福校友通訊錄2007.1月 第六版
三、 森鷗外 現代日本文學館 小林秀雄 文藝春秋 1967第一刷(昭和四十二年十二月一日)東京都千代田區
四、 森鷗外傳 小島政小郎 文藝春秋1967
五、 森鷗外附錄 現代日本文學館I 第廿二回配本1967
六、 鷗外和我 竹內實 班代日本文學館I
七、 逝去的日曆 松本清張 新潮文庫1990.4.25 東京都新宿區
八、 台灣醫界朱真一2007.Vol 50, No. 9
九、 學燈社 國文學近代作家年表集成 昭和58年4月25日

圖說:
一九○三年森鷗外在自宅觀潮樓 取自森鷗外昭和四十二年版
留學德國時的森鷗外(最左一位)(1884~1888)此幀照片大概攝於1888.3~7月間 取自森鷗外傳照和四十二年版
鷗外的長子森於菟教授於返日後於1956年來台訪問,參觀學生解剖實習(台大醫)和蔡錫炎教授(最右端);林槐三教授(右二)及剖份學生合影(取自台灣解剖百年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