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平凡、札實的一群」 李汝城

景福會董事長、校友們,大家好!

一九六O年六月十七日,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科第十三屆的69位同學,完成七年的學業,離開此地,各奔前程,到今天為止,剛好是五十年又六月另一天。如果以日子計算,應該有一萬捌千肆百叁拾肆天。

本人有幸渡過這五十年六個月又一天,能代表本班站在此地報告這一屆同學們在所謂Golden Anniversary的這一天,在這些年的情況、經驗和各位分享。

我的報告分成五段如下:

(一 )過去的『歷史」

戰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教育制度的變遷或是進步的過程中,我們這一班是台灣大學最後一次的單獨招生而產生的一班。當年雖然大專院校有台大、師範學院、台南工學院、台中農學院、台北工專、行政專科等,聯考的制度還沒開始;當然還沒有所謂「保送」直升制度,我們都是真槍實彈,而且也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入學考試中增加一科「三民主義」為考試項目,當然,當年在「反攻大陸、解救同胞」的大環境之下,個都是「思想純正、忠貞愛國」的年輕學生!台大八千六百名考生被錄取的一千零五十二名新生中,醫學院醫科佔70名。

七年之後,即一九六O年畢業時卻少了一位,總計69位順利走出校門,這是因為經過轉學、休學、上下變動,又至少有兩位出國留學------等等,畢業生中女生有6位,男63名,其中包括僑生、革命先烈遺族、或其他項目編入的有4位,所以極大多數(65名)是本土學生。

(二)分科情況:

這批六十九名大夫們,究竟在這一萬8434日中做了甚麼呢?

一九六O年九月「體格合格、心身健康」的大約有50名男生被召集服役於軍中,參加「保衛大台灣」的偉大工作,分別在金門、馬祖、澎湖、台灣海峽、南中國海、台灣本土,「消滅共匪、打倒俄寇」,消耗了一年的光陰,之後,大家還回民間,各奔前程。

根據調查,選擇內科為終身事業者14位、婦產科11名、外科10位、小兒科8位、病理科5人、麻醉科4位、骨科3名、整形外科2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兩位、眼科兩位、全科貳名、泌尿科一位、放射線科一位、神經精神科貳名、公共衛生細菌科壹名,以及復健科1位。

其中Academia有郭哲舟、劉奕銑、翁宗銳、連倚南、莊壽洺、陳森輝、陳明庭、徐茂銘、林清森、王乃三、童瑞恭、林秀三、韓良誠、吳期平、陳友珍及吳競聰等十六位。懸壺濟世者53位。取得PhD學位者有劉奕銑、王乃三、郭哲舟、林秀三、賴釗毓、吳期平。擁有日本醫學博士學位的有李靝順、劉奕銑、賴樺玉、徐茂銘、莊壽洺、韓良誠、曹泗銓等人。

(三)卜居狀況

到今天為止,69名同學中不幸往生作古者有17名,佔24.6378%,幾乎是每四人就喪失一名,這個比例不可不謂偏高,可能是因經過克難時期,養生不良所致,本人甚感遺憾。

不過,本班現有52位在世,在台的有19位,旅居海外者33位,其中美國30名、日本2名、加拿大一位,為甚麼旅居外國執業者佔大多數?仍因當年政治經濟的大環境使然。

69位同學的下一代,總數在150名以上(其中男65、女85),孫輩將近300人,曾孫即第四代則還沒有出現。第二代從事醫療工作的有75名以上。

(四)平凡與平實

醫科第十三屆是台大醫科七年制的第五屆,69位同學事一群很自愛、札實、平凡,至今還沒有赫赫有名的人物出現,都是腳踏實地,拼力貢獻社會的。如果以個人成就而言:

1. 故王乃三同學曾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第二任院長,不幸在中台科技大學校長在任中謝世。

2. 現代台灣復建醫學之父的連倚南教授,不但在學術、醫療及教學上功勞不少,還是一位令人欽佩的愛妻家,看他那樣全心全力地照顧夫人的健康,實在為今世之楷模。

3. 莊壽洺教授首創台大染色體檢查室研究中心,有聲有色。

4. 陳明庭教授默默地整頓台大整形外科,到今天的規模,對Hemangioma的研究有相當的結果,新近有一位患者不幸遭遇through & through gun shot facial injury,而能在兩天之後進食,五天即在晚上偷偷地出院,實在很不錯,台大整形外科的技術已為世界第一流!

5.徐茂銘教授建立現代化的台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住院醫師訓練的基礎,對Nasopharyngeal Cancer的治療有良好的結果。

6. 韓良誠教授在台南首創南台灣第一個I.C.U.,並對老人病研究的興趣和對年輕醫師的教學熱忱之外,南北奔跑於台大、成大,並熱心公益,擔任台南光華女中董事長,也可說是景福會最活躍的董事之一,令人感動,新近當選大台南市長的賴清德立委尊稱韓博士是他的恩師,韓教授的領導能力、以身作則,令人欽佩。

7.戴鐵雄醫師,這位文采豐盛的文豪和政論家,著有等身的小說集,在醫術上和台南的韓良誠醫師同被選為台灣當代名醫之一,並差不多每期的景福醫訊中都可以看到他的文章。

8. 當代醫學雜誌曾選韓良誠、戴鐵雄兩位醫師為台灣良醫!

9. 曾聰明在擔任台北市立仁愛醫院院長卸任之後,還繼續在基層做外科醫師,難能可貴。

10.林秀三教授在華大醫學院教授細菌學及研究Malignart Lymphoma &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with radiation有極大的成就,是 America’s Top Doctors in Cancer 之一,這個榮耀很不簡單。

11.郭哲舟教授在研究Tracoma Virus ,為世界級的專家,極有成就,和林秀三一樣退而不休。

12. 11位婦產科的朋友,多年來接生的嬰兒,已超過十萬人,尤其賴樺玉博士創造了接生萬人未有Complications的紀錄,醫術超群。

林洪謙醫師則退休後,和夫人周遊世界爬爬走,每次旅行後,就寫出文章刊登於報刊上,讓大家同享他的樂趣。

李靝順醫師則醫療工作之餘,不但全世界各地爬爬走以外,還會唱歌跳舞,他的唱歌跳舞已超過Professional的水準,可以暗唱1500條歌(Professional singers averge能暗記1000條歌就不錯了),並且極樂意表演,他只參加他夫婦能表演的會,今天有沒有讓他表演?

羅俊宏醫師雖然二年前遭受喪愛妻之痛,但仍堅守崗位,繼續懸壺。

13.吳天達醫師在執業之餘,到新加坡創立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薄荷(Mint)工廠, 現在各位所用的藥用薄荷和糖果,是他的公司出品就不會錯了。

14.陳友珍教授,非但是小兒科的教授,也是婦產科及病理學的教授,為遺傳學的權威,有巨著超過1000頁的Aflas of Genetic Diagnosis為遺傳學的經典之作,日前還退而不休,繼續在路易希安娜州和加州之間飛來飛去。

15. 劉奕銑,這位PHD及日本醫學博士,是病理學和內科教授 ,退休後還到基層當志工。

16. 楊庚申、柯銀治這對班上僅有的一對鴛鴦,在高雄「接手指」的Microsurgery和踏實的內科,目前繼續全勤,令人尊敬。

17.黃基銘除了執業內科外,又鑽研中日古詩,並享受漁翁垂釣之樂,如果有人要吃新鮮的沙西米,可以和他聯絡。

18. 余福祺自美國留學回國後,和他的三位公子一起開業,和九個孫兒共享天倫,為名符其實的福祺,很有福氣。

19. 本班唯一在加拿大的古皓雲為全科大夫,說是一妻無妾兩個孫兒孫女,在蚌埠執壺,於1995年首創華人糖尿病教育協會,十五年來指導華人糖尿病人逾四千人。

20. 李煙景,這位元氣百倍的整形外科大師,仍然熱衷於photography,繼續執業中,他有一位女兒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內科教授,最近獲取美國總統獎,恭喜!

21. 立花英昭,就是曹泗銓,在日本千葉懸壺婦產科,繼續執壺中。

22.另一位值得提起的是倪雨珠同學,和本班共同念完醫預科二年級後,渡美於哈佛大學醫學院得醫學博士(M.D.),以後在南加大醫學院執教外科,後來到夏威夷當軍醫上校退伍,現客座外科教授於慈濟大學醫學院及輔仁大學醫學院,對本班的集會活動熱心參加,雖然在技術上非一九六O年畢業生,但我們仍把他是為我們的同類。

23.陳德照留美回台後,帶回最先進的眼科手術技術並訓練他的徒弟,全盤促進台灣眼科在國際上的地位,在美期間創立北美台大醫學院校友會,到今天已經有卅年,最近他樂捐新台幣一百萬元給景福會,為榮譽董事之一。

24. 吳介成為唯一的泌尿科專家,在密西科服務35年,全身而退。

25. 林聖培、劉滄波、陳維藩、陳俊國、林哲雄、黃敏生、侯宗曜、蔡東京、黃國泰、李汝城、陳淵泉、翁宗銳、劉榮甲、吳光正、吳競聰,均完全退休、不務世事,安分守己地過著美好的天年。

26. 當年台大醫學院的學生雜誌「青杏」以及繪畫美術的綠野社,均為本班人士戴鐵雄、羅俊宏、徐茂銘、李汝城參與成立的。

(五 )EPILOG

現在健在的55位同學中,正在全勤繼續從事研究、醫療、教學工作的有18位,半退休工作的有9位,如以接觸病患總人數來看,估計已有五百五十萬人次以上。台灣人口只有2300萬,也就是說24%左右的台灣醫療工作one way or other由一九六O畢業班年來負責,當然,聽起來難以置信,有點膨風,但這個和政府設立國立大學醫學院的目標完全符合一致,可能各位聽起來不太順耳,因為43/69的大多數(即77%)同學均在國外做研究、教學、醫療工作,但請記住,醫療不分國界,醫師的最終目標在於促進及維持全體人類的健康和幸福。

近年來研究台灣醫療史者,對加拿大來的馬偕醫師在淡水、台北,以及蘇格蘭來的Dr.Landsberry蘭醫生在彰化,造福該地居民的健康有極緬懷慈悲之心的敬意,但不要小看我們自己,這五十年來,一九六O年台大醫科畢業生不但參與台灣本土醫療事業,也在異地回饋當年外人對台灣的醫療服務,所以這歷史的事實以平凡、平實、平札來和大家分享。

最後,以一首拙作「五十同慶」作為收尾:

銀髮鶴顏話當年
喜逢同窗五十乾
世間妙手盡回春
聲光覆地半百刪

祝各位永遠健康愉快

影音檔:http://www.youtube.com/watch?v=A4k2GmM-Ww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VolUidJ8vc

1 則留言:

Sue L. 提到...

Rich in statistics and history, this is a heart-warming and interesting piece to read. The conclusion is subtle, yet thought-provoking. The historians should save it for reference. Thank you! Sue Lin